遥感影像(简称:RS,英文:Remote Sensing Image)是指记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照片,主要分为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
用计算机处理的遥感图像必须是数字图像。以摄影方式获取的模拟图像必须用图像扫描仪等进行模/数(A/D)转换;以扫描方式获取的数字数据必须转存到一般数字计算机都可以读出的CCT等通用载体上。计算机图像处理要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进行。图像处理系统是由硬件(计算机、显示器、数字化仪、磁带机等等)和软件(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校正,变换,分类等功能)构成。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包括校正、变换和分类。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像元所代表的地面范围大小)又称地面分辨率。后者是针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面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前者是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的,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遥感器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它们均反映对两个非常靠近的目标物的识别、区分能力,有时也称分辨力或解像力。
2.光谱光谱分辨率(Spectral Resolution)(接收目标地物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指遥感器接受目标辐射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也就越好。但是,面对大量多波段信息以及它所提供的这些微小的差异,人们要直接地将它们与地物特征联系起来,综合解译是比较困难的,而多波段的数据分析,可以改善识别和提取信息特征的概率和精度。
3.辐射辐射分辨率(Radiant Resolution)(接收波谱信号能分辨的动态辐射范围)指探测器的灵敏度——遥感器感测元件在接收光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或指对两个不同辐射源的辐射量的分辨能力。一般用灰度的分级数来表示,即最暗——最亮灰度值(亮度值)间分级的数目——量化级数。它对于目标识别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元素。
4.时间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重访周期)是关于遥感影像间隔时间的一项性能指标。遥感探测器按一定的时间周期重复采集数据,这种重复周期,又称回归周期。它是由飞行器的轨道高度、轨道倾角、运行周期、轨道间隔、偏栘系数等参数所决定。这种重复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时间分辨率。
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的影像技术。传统摄影成像是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
2.航空扫描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物体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3.微波雷达微波成像雷达的工作波长为1mm-1m的微波波段,由于微波雷达是一种自备能源的主动传感器和微波具有穿透云雾的能力,所以微波雷达成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在城市遥感中,这种成像方式对于那些对微波敏感的目标物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卫星美国领跑,拥有目前世界最高分辨率(0.31米)和定位精度(3米)的商业光学卫星Worldview-4,以及多颗顶尖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 近年来欧洲及亚洲部分国家都陆续拥有了自己高分辨率光学卫星
2.国外雷达卫星
微波成像雷达的工作波长为1mm-1m的微波波段,由于微波雷达是一种自备能源的主动传感器和微波具有穿透云雾的能力,所以微波雷达成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在城市遥感中,这种成像方式对于那些对微波敏感的目标物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1999年10月,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对地遥感卫星——资源一号01星( CBERS-01)发射成功,填补了国内民用资源遥感卫星数据的空白。 2003年10月,我国又与巴西合作研制发射成功了资源一号02星( CBERS-02),改进了图像数据处理质量,应用范围扩大。 2007年9月,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国资源一号02B星( CBERS-02B )发射成功,搭载2.36m分辨率的HR相机,开创了中国自主民用高分应用的新局面。
2.在轨运行2011年12月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C(ZY-1 02C),是首颗中国国土资源陆海监测卫星,也是国土资源部首发业务卫星。
3.即将发射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今年还将发射3颗国土2米/8米业务星,全色分辨率优于2m,多光谱分辨率优于8m.
“高分”系列卫星将覆盖从全色、多光谱到高光谱,从光学到雷达,从太阳同步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等多种类型,构成一个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能力的对地观测系统。
高分一号(已发射):高分辨率相机全色分辨率2m、多光谱分辨率8m,并携带16m分辨率幅宽800km的宽幅相机,是典型的高时间分辨率(宽覆盖)遥感卫星 2.在轨运行
2011年12月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C(ZY-1 02C),是首颗中国国土资源陆海监测卫星,也是国土资源部首发业务卫星。
高分二号(已发射):携带了全色分辨率优于1m、多光谱分辨率优于4m的高分辨率相机,实现了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高分三号(已发射):携带C波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中国第一颗民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1m,主要用于对海洋目标的监测
高分四号(已发射):50m分辨率地球同步轨道光学卫星,采用布阵凝视方式成像,可见光和多光谱分辨率优于50m,红外谱段分辨率优于400m,幅宽400km
高分五号: 中国第一颗民用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光谱相机分辨率能力可达10m,它还将携带气溶胶探测仪、温室气体监测仪等探测设备
高分六号: 高分一号卫星的后继,一颗全色2m分辨率、多光谱8m分辨率的普查卫星
高分七号:立体测绘卫星,将为测绘应用单位提供高分辨率的空间立体测绘数据
2 台高分辨率相机和 4 台宽幅相机 全色分辨率优于 2m,多光谱分辨率优于 8m,地面覆盖宽度 70km 宽辐相机地面分辨率优于 16m,地面覆盖宽度 800km 重访周期4天,5年至8年寿命
国产亚米级分辨率:0.8m的成像能力 广域高清观测:45km的大幅宽,实现真正的广域高清观测 定位精度高:无控制点条件下优于50米的定位精度 卫星寿命长:卫星设计寿命不少于5年,使用寿命可能达到8年